安裝指南

2018.01.16

前言

新手報到, 這是筆者第一次使用命令安裝作業系統, 少了「下一步」這小幫手可花我了許久的時間去重新認識 Linux, 但還是有不少指令是模模糊糊跟著前人們複製貼上。

最特別的就是映像檔的命令行 root@archiso, 這可不是最後成果的命令行喔! root@archiso 這是映像檔的根管理員, 預先幫忙連上了網路, 也預載了 wgetopenssh ... 等等功能。

還有喔! pacstraparch-chroot 這是只有映像檔才有的命令。

頁籤

映像檔小幫手

Arch Linux 安裝導引程式 , 筆者自製的「下一步」腳本:

sh -c "`curl -L https://goo.gl/8Qrkrv`"

放大顯示字體

pacman -S terminus-font
setfont ter-v32n

註: 系統必須先 pacman -Sy 更新後才能安裝其它程式包。

啟用 SSH

由於筆者還在學習階段且是使用的筆電作業, 對於 顯示的文字太小、無法複製貼上、無法顯示中文 等問題相當困擾, 於是乎 Cygwin 加 SSH 已經是我必備的工具。

# 允許 root 登入
passwd root   # 建立 root 密碼
echo -e "PermitRootLogin yes" >> /etc/ssh/sshd_config
# 或者 允許使用空密碼的 root 登入
# echo -e "PermitRootLogin yes\nPermitEmptyPasswords yes" >> /etc/ssh/sshd_config

# 重啟程式
systemctl restart sshd.socket

查看狀態:

# 檢查 "Local Address:Port" 位置上是否有 ":::22" 啟用 22 埠
ss -tnlp

ip -ts -c addr   # 查看網路位置, 類似於 ifconfig

判別 UEFI 韌體

ls /sys/firmware/efi

本篇會以 UEFI 需求安裝為主, 不過有補充筆者先前安裝傳統 BIOS 的命令。

最小化安裝

映像檔環境

磁碟劃分與配置

請見 磁碟分區

註: 若是 UEFI, 一定要將 /boot 用 'EF00` 做分區。

選擇映射站

vim /etc/pacman.d/mirrorlist

安裝基本程式包

可以依需求增加程式包, 程式包也可以在進入「真正的」根管理員後繼續安裝。

pacstrap /mnt base [Pkg2] [Pkg ...]

建立文件系統列表

/etc/fstab 紀錄磁碟記錄區的文件系統與掛載位置。

genfstab -U /mnt >> /mnt/etc/fstab

更多資訊見: 鳥哥的 Linux 私房菜 -- 第十九章、開機流程、模組管理與 Loader # 開機流程分析fstab - ArchWiki

切換根目錄

在此之前的所有操作都是指向 /mnt, 是因為目前的位置是在映像檔裡, 我們用 /mnt 模擬完成安裝後的根目錄, 現在要切換進以 /mnt 作為根目錄的另一個空間, 在這的操作也等同完成安裝後的情況。

arch-chroot /mnt

接著則是在模擬目錄下繼續完成安裝手續, 請參考 模擬目錄環境

模擬目錄環境

建立開機映像

用於機器剛啟動時加載 Linux 核心的運行環境, 見 mkinitcpio - ArchWiki 說明。

mkinitcpio -p linux

建立開機程式

註: 若是 BIOS, 請參考 建立開機映像 BIOS

複製 systemd-boot 二進制文件到您的 EFI 系統分區(預設為 /boot 目錄), 並把 systemd-boot 作為 EFI 開機管理器預設載入的 EFI 應用程式。

bootctl install

建立開機選單:

/boot/loader/loader.conf

default arch
timeout 4

/boot/loader/entries/arch.conf

title Archlinux
linux /vmlinuz-linux
initrd /initramfs-linux.img
options root=PARTUUID=xxx rw

關於最後一行 options root=PARTUUID=xxx rw 中的 xxx 請查找 blkid 命令中 / 跟目錄的 PARTUUID

更多資訊見: systemd-boot - ArchWiki

Arch 歡迎你

你已經完成安裝了, 依下述動作重新啟動機器後你就是 Arch 的一員了。

  1. 離開 chrootexit
  2. 卸載 /mntumount -R /mnt
  3. 重啟機器(似乎可以免拔映像檔): systemctl reboot

補充說明

建立開機映像 BIOS

# 安裝 GRUB
pacman -S grub-bios
# 把 GRUB 安裝到磁碟上
grub-install --target=i386-pc --recheck /dev/sda
# GRUB 的配置
grub-mkconfig -o /boot/grub/grub.cfg

關於 GRUB 可見: Category:Boot loaders - ArchWikiGRUB - ArchWiki

參考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